当雄县政府网站 | 2018-10-19 18:01 | 来源:县扶贫办 | 【字体:大中小】 | 【打印文本】 |
分享到:
|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切实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推进全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加快建立涉农资金整合使用长效机制,切实保障我县集中资源巩固脱贫成果,结合《当雄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特制定本方案。
一、编制依据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16〕22号)、《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实施意见>等5个文件的通知》(藏政办发〔2018〕60号)、《西藏自治区财政厅 西藏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做好2018年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藏财农〔2018〕44号)等文件精神,经当雄县人民政府研究,县脱贫攻坚战指挥部审定,形成本方案。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扶贫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十三五”时期我县脱贫攻坚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加大统筹整合和资金投入力度,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紧密结合当雄县发展实际,坚持充分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论证,按照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因地制宜、又突显特色的要求和“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以贫困户增收致富为目标,以产业扶贫机制创新为动力,瞄准贫困人口,在挖掘现有特色优势产业支持扶贫对象潜力,找准支持扶贫对象关键环节的基础上,通过项目资金支持和示范建设,带动贫困人口广泛参与、能致富、可持续的特色优势产业,增强特色优势产业的扶贫效果,提高扶贫对象参与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扶贫对象增收致富的能力,为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三、统筹目标
通过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激发我县内生动力,支持围绕突出问题,以摘帽销号为目标,以减贫成效为导向,以扶贫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扶贫资金,提高财政涉农扶贫资金的精准度和使用效益,确保按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四、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部门协作。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把扶贫开发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总体规划,实行扶贫开发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坚持“投入倾斜、渠道不乱、有效整合、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农牧、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农业综合开发、发改、交通等方面项目、资金,加强各部门协作,形成扶贫开发合力。
(二)社会帮扶,市场运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产业扶贫,完善机制,拓展领域,注重实效,提高水平;强化政策措施,鼓励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尊重企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和经营决策权。
(三)突出重点,完善机制。充分考虑发展需求和实际可能,重点在特色、规模、标准、链条、生态等五个方面下功夫,统筹县域发展和扶贫攻坚。根据发展基础和市场趋势来确定特色产业,有针对性的进行建设布局和项目安排。注重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互助资金,改善农牧民生活条件,提高人均收入水平。
(四)科技先导,提升能力。注重科技先导作用,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扶贫项目,开发、推广一批使扶贫对象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的技术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广泛开展扶贫对象围绕产业发展的技能培训,提升扶贫对象的产业参与度,提升扶贫对象脱贫致富能力。
(五)生态建设,持续发展。积极探索产业生态化产业的路子,坚持资源永续利用、开发与保护并重;作为生态功能开发区,要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性开发,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六)统筹兼顾,防范风险。坚持扶贫开发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提倡健康科学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综合考虑灾害多发性和因灾致贫、返贫,优先发展避灾、减灾项目,建立风险保障机制。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品种和规模,按照市场发展规律发展扶贫产业,防止扶贫产业发展大起大落,促进扶贫对象持续增收。
五、目标任务
围绕2018年全面“巩固脱贫成果”的奋斗目标,制定工作规划,细化路线图,明确时间表,截至2017年底,全县共有1847户8240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越过国家标准线,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未达标11户40人。下一步,我县将严格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八个到位”的要求,以脱真贫、真脱贫为准则,以加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为抓手,充分依托当雄县养殖业、旅游业等丰富资源,围绕产业发展、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发展、转移就业培训、生态岗位补助等方面,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持续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六、工作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
为确保全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特成立当雄县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
组 长:其美次仁 县委副书记、县长
副 组 长:郭春杰 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
文 林 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以业专项推进组副组长
普布扎西 政府副县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副指挥长
成 员:朗 嘎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宁中乡党委书记
胡小平 县政府副县长、公塘乡党委书记
米玛旺堆 当曲卡镇党委书记
洛桑桑旦 羊八井镇党委书记
拉巴次仁 乌玛塘乡党委书记
孙 伟 格达乡党委书记
达瓦次仁 龙仁乡党委书记
赵泽辉 纳木湖乡党委书记
边 贵 宣传部副部长
杨光富 县发改委副主任
泽仁顿珠 财政局局长
扎西桑珠 县扶贫办主任
索朗次仁 畜牧局局长
普布扎西 住建局局长
钱立坤 教育局局长
才 达 人社局局长
宗 吉 商务局局长
次仁曲珍 民政局局长
加 措 卫计委副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办公室主要负责成员单位间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各项工作的沟通协调,同时做好办公室日常工作。
(二)实施产业扶贫。一是坚持抓长远、保增收、促脱贫的原则,持续推进以业脱贫,依托畜牧、旅游、天然饮用水三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净土特色健康产业,全面提升县域旅游文化产业,全力打造“当雄县天然饮用水”品牌;同时,着力扶持一批“短平快”产业项目,助力产业脱贫。二是严格按照区、市关于加快扶贫项目库建设进度的相关要求,已将县域内已成熟的产业扶贫项目信息录入到国办系统中,并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对项目动态进行更新。
(三)实施生态扶贫。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工程,并制定《当雄县生态岗位管理办法》,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公益林补偿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优先安排护林员、自然保护区管护员、环境保护监督员和草场监督员等岗位。
(四)实施教育扶贫。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贫困户教育培训工程,进一步加强全方位帮困助学体系,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有效解决贫困户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的情况,从加大贫困户因学致贫帮扶力度着手,着力对全县范围内的在校贫困学生实施教育帮扶救助。
(六)实施医疗救助解困扶贫。在全区率先实施“先诊疗,后结算”和区、市医院“绿卡”等制度,为群众开通便利就医通道。建立“牧区医疗制度+牧民大病商业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政府兜底”的医疗保障套餐。
(七)创新社会帮扶机制。充分调动县域企业、合作社、致富能人等社会力量,通过就业、分红等形式参与扶贫。一是国资企业帮扶。如我县农行为655户贫困户发放小额贷款2318万元,并筹资218万元为贫困户购置家电、家具。二是专合组织和民营企业帮扶。2016年,28家专合组织自愿为553户1279人贫困户发放分红资金137.8万元,发放物资折合资金12.2万元。三是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按照“县级干部3-4户、科级干部2-3户、一般干部1-2户”的原则,实现帮扶全覆盖,重点从“扶志气、长精神”和政策宣讲等方面实施帮扶,累计入户2万余人次,帮扶成效显著。
七、资金整合明细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16〕22号)、《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实施意见>等5个文件的通知》(藏政办发〔2018〕60号)、《西藏自治区财政厅 西藏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做好2018年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藏财农〔2018〕44号)等文件的要求,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对下达至当雄县的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中央、区、市财政安排的财政涉农资金及县级预算安排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进行统筹整合。
(一)资金整合计划
2018年,全县计划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2798.66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共计5282.26万元,自治区财政资金3005.7万元,拉萨市财政资金1162.708万元,县本级资金 3348万元。
(二)实际整合规模
2018年,全县实际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2798.66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共计5282.26万元,自治区财政资金3005.7万元,拉萨市财政资金1162.708万元,县本级资金3348万元。
1.中央财政资金
中央财政资金共计5282.26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39.94万元,林业改革补助资金(含天保和森林管护补助)1592.4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2208.87万元,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941.05万元。
中央财政资金中用于生产发展(含产业项目)类的项目3689.86万元,用于生态保护和建设类1592.4万元。
2.自治区财政资金
自治区财政资金共计3005.7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00万元,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支持脱贫攻坚)1000万元,其他涉农资金(盘活资金)5.7万元。
自治区财政资金中用于生产发展(含产业项目)类的项目2000万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类1000万元,用于生态保护和建设类5.7万元。
3.拉萨市财政资金
拉萨市财政资金共计1162.708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54.7万元,技能及就业培训资金21.5万元,其他涉农资金(盘活资金)86.508万元。
拉萨市财政资金中用于生产发展(含产业项目)类的项目1054.7万元,用于生态保护和建设类85.878万元,用于政策补助类21.5万元。
4.县本级财政资金
县本级财政资金共计3348万元,其中,用于生产发展(含产业项目)类的项目789.44万元,用于其他类1079.81万元,其余1478.75万元未使用。
八、资金整合用途
2018年,所有整合资金中,用于生产发展(产业项目)类的项目资金共计753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689.86万元,自治区财政资金2000万元,拉萨市财政资金1054.7万元,县本级资金789.44万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类资金共计1000万元,全部为自治区财政资金。用于生态保护和建设类资金共计1683.97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592.4万元,自治区财政资金5.7万元,拉萨市财政资金85.878万元。用于政策补助类的项目资金共计21.5万元,全部为拉萨市财政资金。用于其他类项目资金共计1048.44万元;其中,拉萨市财政资金0.63万元,县本级资金1047.81万元。其余1510.75万元未使用。
(一)用于生产发展(含产业项目)类
按照《当雄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2018年,计划实施产业发展项目5个,实际实施产业项目4个,项目计划总投资8784万元,实际安排资金5334万元。另外,2017年续建项目2个,2018年到位资金2200万元。
1.姆蓝雪山旅游目的地开发项目
责任单位:当雄县人民政府
责任人:其美次仁 县委副书记、县长
实施单位:当雄县羌塘文旅公司
实施地点:乌玛塘乡
资金安排:项目总投资1534万元,实际安排资金153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534万元,自治区财政资金1000万元。
建设任务:新建当雄县虫草之旅基地骡马道公路工程,路线全长6.9公里,采用砂石路面。纵面线型以利用旧路为主。一般路段路基宽1.5m,路面宽1.5m;特殊路段因地形限制无法达到1.5m的采用全宽铺筑。平面最小半径10米,最大半径200米,纵面最小纵坡1.086%,最大纵坡20%。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并修建100平米左右的7座别墅木屋酒店。
进度计划:2018年5月开工,2019年8月竣工。
效益分析:该项目建成后是一个高端景区,按照每年去往纳木错游客(9万人次)的三分之一即(3万人次)接待,每人平均消费150元,每年收入共计450万元。每年除去人工工资及其他成本140万元,景点年利润310万元。预计14年内收回项目投资。本项目作为产业扶持项目,项目建成后,可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10个就业岗位,每人每月可领取3000元的工资;同时,每年可对72户216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进行分红,每人每年至少分红1500元;该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而且可以提高当地群众的就业率,增加群众的收入。
2.行者黑帐篷系列项目
责任单位:当雄县人民政府
责任人:其美次仁 县委副书记、县长
实施单位:当雄县羌塘文旅公司
实施地点:羊八井镇、宁中乡、纳木湖乡
资金安排: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实际安排资金1500万元,全部为中央财政资金。
建设任务:项目主要以羊八井牛气冲天、宁中万马奔腾、纳木错喜气洋洋三个景点为依托均设立观景台,以及设立容纳50辆汽车的停车场、文创空间、厕所等设施。
进度计划:2018年4月开工,2019年8月竣工(其中羊八井牛气冲天点已于2018年8月完工)。
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按照每年每个景点接待游客1.2万元人次,三个点共接待3.6万人次,每人平均消费150元计算,三个点一年收入共计540万元。除去人工工资及其他成本230万元,三个景点年利润310万元。预计7至8年内能回收项目投资。本项目作为产业扶持项目,项目建成后,可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30个就业岗位,每个岗位月工资2500至3000元;同时,对96户288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进行分红,每人每年至少分红1500元。
3.生物水开发项目
责任单位:当雄县人民政府
责任人:其美次仁 县委副书记、县长
实施单位:当雄县净土公司
实施地点:县域
资金安排:计划总投资2000万元,实际安排资金800万元,全部为中央财政资金。
建设任务:采用天然水工厂水源,生物(玛咖、红景天、绿萝花、虫草)原液提取工艺与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合作,建立西藏第一座生物水系统生产企业,利用本公司已有销售渠道迅速占领市场。产品品牌沿用“藏圣源”。年产5万吨。
进度计划:2018年7月开工,2019年11月竣工。
效益分析: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000万元,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根据经济评价计算公式A=P×i×(1+i)n/[(1+i)n-1],计算运营期内,各年财务净现金流量A=197.81万元,总成本不变,对应的单价为:果汁26.08元/件,功能饲料22.82元/件,即单价盈亏平衡点为26.08/40=65.20%。当A=85.19万元,销售单价不变,对应的原材料成本增加盈亏平衡点为53.79%。项目运营后,每年为贫困户1266人兑现分红资金88.62万元,并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
4.当雄县民营砂石场整合项目
责任单位:县国资委
责任人:宗吉县国资委主任
实施单位:当雄县富民矿业有限公司
实施地点:当雄县羊八井甲玛砂石场、宁中堆灵五组砂石场、宁中麦林村五组砂石场、乌玛塘乡郭尼村砂石场、龙仁乡郭庆村砂石场、格达乡格达村一组砂石场
资金安排:项目计划总投资3750万元,实际安排资金15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500万元,自治区财政资金1000万元。
建设任务:
(1)各砂石场建设内容:a、场地清表、硬化处理;b、碎石加工设备基础;c、集料堆放料仓搭建;d、办公区板房搭建;e、洗车池、储水池;f、地磅及控制室;g、门卫、大门及围墙;h、污水处理和抑尘降噪;i、场内及场外排水
(2)各砂石场建设规模:月产沙石10万方。
进度计划:2018年2月开工,2018年6月竣工。
效益分析:本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强化当雄县采砂采石规范化管理,引导全县合理开发砂石资源,规范采砂采石市场,稳定砂石价格,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实现采砂采石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逐步建立健全采砂采石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项目建成后,年产值2450万元,各种税费310.03万元,将有效增加地方财收入,从而带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二是增加就业岗位。项目建设还将增加固定就业岗位170个,年人均工资4万元以上,将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问题,有利于社会稳定。三是项目建成并正常运营后,将带动2374个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增收,年人均增收700元。四是推进扶贫基金建立。项目建成运营后,将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每年从砂石场年纯利润中抽取10%建立扶贫基金,并补贴经营砂石场区域村集体经济30万/年。(注:扶贫基金单独设立银行账户,扶贫基金抽取接受县扶贫办、当雄县富民国有矿业有限公司及相关单位管理和监督,县扶贫办具体监管账户资金抽取项目审核、当雄县富民国有矿业有限公司具体兑现审核后项目资金)
5.西藏纳木错圣水厂房建设项目
责任单位:当雄县人民政府
责任人:其美次仁 县委副书记、县长
实施单位:当雄县净土公司
实施地点:当曲卡镇
资金安排:项目计划总投资2870.08万元,实际安排资金20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55.86万元,拉萨市财政资金1054.7万元,县本级资金789.44万元。另870.08万元来自项目单位自筹。
建设任务:依托水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打造天然饮用水拳头品牌。建设内容包括厂房、饮水管道、仓库、销售点、公共厕所以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购买生产加工、包装设备、水资源安全检测仪器和营运车辆。
进度计划:2017年4月开工,2018年10月竣工。
效益分析:项目新增土建部分价值约3712.91万元;新增设备(水净化设备、加工设备等)价值6250.00万元;合计新增固定资产总价值为9962.91万元。项目运营后,预计每年可为297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提供44.55万元的分红,同时可为建档立贫困群众及毕业后待业的贫困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
6.扶贫商品房农贸市场建设项目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责任人:普布扎西县住建局局长
实施单位:县住建局
实施地点:乌玛塘乡
资金安排:项目计划总投资480.59万元,实际安排资金200万元,全部为中央财政资金。另280.59万元来自项目单位自筹。
进度计划:2018年3月开工,2018年10月竣工。
建设任务:建设农贸市场一座,规划总建筑面积1219.36平方米,其中1栋317.60平方米;2栋190.88平方米;3栋317.60平方米;4栋公共交易区329.28平方米;地下消防水池64平方米,围墙250.14米,南北大门2座,硬化工程795.60平方米及室外电气、给排水等附属配套工程。
效益分析:乌玛塘乡以牧业为主,牧养山羊、绵羊、牧牛、犏牛、黄牛、马。还生产虫草、贝母等中药材。每年农牧民加工生产出丰富的农副产品,唯独缺乏一个良好的交易平台进行产品的交易。新建的乌玛塘乡农贸市场将为之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易平台。同时,也将吸引更多的客商前往乌玛塘乡投资兴业,加快了乌玛塘乡的商贸流通业发展。项目建成后,将提供若干32摊位和18门面,同时,可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此项目正是响应中央“通过创业来带动就业”的号召,有效缓解了乌玛塘乡牧民群众的就业压力。
(二)用于农村基础设施类
2018年,实施农村基础设施类项目1个,项目计划到位资金1000万元,实际到位1000万元,全部为自治区财政资金。(该项目为2017年的续建项目,项目总投资3963.54万元,其中,2017年到位资金3000万元,2018年到位资金1000万元。)
羊八井镇精准扶贫高原风湿患者集中搬迁安置点产业配套项目
责任单位:县扶贫办
责任人:扎西桑珠县扶贫办主任
实施单位:县扶贫办
实施地点:羊八井镇桑巴萨村6组
资金安排:项目计划总投资3963.54万元。其中,2017年到位资金3000万元,2018年到位资金1000万元,剩余的36.46万元将作为项目后期的周转资金使用。资金全部为自治区财政资金。
进度计划:2017年11月开工,2018年10月竣工。
建设任务: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羊八井镇桑巴萨村6组,项目用地面积为65066.99㎡,其中,园区用地面积为40678.50㎡;建筑面积为9913.16㎡;建设内容包括羊圈7372.80㎡;综合楼213.57㎡;青储窖600.00㎡;仓库1440.00㎡;砂石道路1.575㎞;钢架桥60m;选购2岁龄架子羊2250只(其中昌都阿旺绵羊200只;那曲多玛羊200只;当雄纳木错羊1850只),并购买相关配套附属设施。
效益分析:项目运营后,预计年均可实现56.65万元的收益,同时可带动安置点150户625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增收,年人均增收906.4元;同时,可根据用工需求,为安置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
(三)用于生态保护和建设类
1.生态补偿脱贫岗位资金
2018年,共计安排生态补偿岗位4204个,计划总投资1598.1万元,实际安排1598.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592.4万元,自治区财政资金5.7万元。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责任人:泽仁顿珠县财政局局长
实施单位:县财政局
实施范围:全县29个行政村(居)
工作任务:生态补偿脱贫岗位实际落实4204个,其中护林员857个、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检测员285个、湿地生态管护员302个、沙化土地封禁保护管护员183个、草场监督员2039个、水资源管护员和水土保持监督员118个、山洪灾害涉水管理员125个、公路养护员71个、旅游厕所保洁员12个、乡村保洁员24个、纳木错自然保护区管护员179个、地质灾害群防群测员9个。
资金安排:计划总投资1598.1万元,实际安排1598.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592.4万元,自治区财政资金5.7万元。
进度计划:2018年7月底前兑现上半年以补生态岗位补助资金,2018年11月底前兑现下半年以补生态岗位补助资金。
绩效目标:落实生态补偿岗位4204个,有效带动4204人增收。
2.定向政策性补助资金
以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00元为标准,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无劳动能力的人员及未纳入建档立卡的农村低保人口中无劳动能力的人员建立补助政策。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责任人:泽仁顿珠县财政局局长
实施单位:县财政局
实施范围:全县29个行政村(居)
工作任务:落实定向性补助人员3275人的政策补助资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567人,未纳入建档立卡低保户708人。
资金安排:计划总投资85.878万元,实际安排85.878万元,全部为拉萨市财政资金。
进度计划:2018年底前完成资金兑现。
绩效目标:全县定向性补助人员3275人,2018年每人补助260元。
(四)用于政策补助类
2018年计划实施转移就业技能培训项目2个,计划总投资21.5万元,实际安排资金21.5万元。
1.驾驶培训
责任单位:县人社局
责任人:才达县人社局局长
实施单位:县人社局
实施地点:当雄县
资金安排:计划总投资14万元,实际安排14万元,全部为拉萨市财政资金。
培训任务:按照每人3500元的标准,组织40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参加A照驾驶技能培训。
进度计划:2018年10月15日-2019年1月15日。
绩效目标:按照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意愿,有针对性地开展驾驶技能培训,确保实现“一户一岗”目标。
2.中式烹饪培训
责任单位:县人社局
责任人:才达县人社局局长
实施单位:县人社局
实施地点:当雄县
资金安排:计划总投资7.5万元,实际安排7.5万元,全部为拉萨市财政资金。
培训任务:按照每人2500元的标准,组织30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参加中式烹饪技能培训。
进度计划:2018年10月15日-2018年12月1日。
绩效目标:按照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意愿,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式烹饪技能培训,确保实现“一户一岗”目标。
(五)用于其他类
2018年,计划用于其他类项目的资金1048.44万元,实际安排1048.44万元。
1.西藏纳木错圣水厂房建设项目
责任单位:当雄县人民政府
责任人:其美次仁县委副书记、县长
实施单位:县净土公司
实施地点:当曲卡镇
资金安排:项目计划总投资0.63万元,实际安排资金0.63万元,全部为拉萨市财政资金。
进度计划:2017年4月开工,2018年10月竣工。
贴息比例:按照区、市、县贴息比例5:3:2的要求,0.63万元为市级贴息承担部分。
效益分析:项目新增土建部分价值约3712.91万元;新增设备(水净化设备、加工设备等)价值6250.00万元;合计新增固定资产总价值为9962.91万元。项目运营后,预计每年可为297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提供44.55万元的分红,同时可为建档立贫困群众及毕业后待业的贫困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
2.乡(镇)勤劳致富及外出务工人员奖励资金
责任单位:县脱贫攻坚指挥部
责任人:樊锋旭 县委副书记、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
实施单位:八个乡(镇)
资金安排:计划安排资金400万元,实际安排400万元,全部为县本级财政资金。
目标任务:每个乡(镇)50万的标准。
进度计划:2018年1月-2018年12月。
效益分析:激发县域内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有效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
3.精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配套设施资金
责任单位:县脱贫攻坚指挥部
责任人:樊锋旭 县委副书记、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
实施单位:县脱贫攻坚指挥部
资金安排:计划安排资金647.81万元,实际安排647.81万元,全部为县本级财政资金。
进度计划:2018年1月-2018年7月。
绩效目标:有效改善550户2327人建档立卡搬迁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
(六)其他
县本级资金剩余1510.75万元未使用。根据《当雄县精准扶贫产业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经在县域内严格筛选后,确定具备投资条件、有可行性的产业项目两个,按照我县“成熟一批,再发展一批”的原则,计划为该两个项目配套1000万元,剩余的510.75万元将用于后续项目的投资使用。
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1.廓琼岗日旅游目的地开发项目
责任单位:县旅游局
责任人:白玛措姆县旅游局局长
实施单位:当雄县羌塘文旅公司
实施地点:格达乡
资金安排:项目计划总投资2000万元,县本级计划配套800万元。
建设任务:建设游客服务中心297㎡,厕所36.37㎡,停车场1200㎡,旱厕73.8㎡,管理用房45㎡,另景区大门及附属设施的采购。
实施年限:2019年。
效益分析:项目运营后,预计可为建档立卡户提供月工资3000元的岗位9个,月工资2500元的岗位50个。
2.当雄县牦牛主题餐厅建设项目
责任单位:当雄县人民政府
责任人:其美次仁县委副书记、县长
实施单位:当雄县羌塘文旅公司
实施地点:公塘乡
资金安排:项目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县本级计划配套200万元。
建设任务:对位于当雄县赛马场的门面房进行高端装修,并购置餐厅相关设备,主要用于推广当雄县有身份证牦牛肉及相关附属产品。
实施年限:2019年。
效益分析:项目运营后,预计可为建档立卡户提供月工资3000元的岗位5个,月工资2500元的岗位25个。
九、项目实施方式
(一)工作运行
财政涉农整合资金实行单独核算,封闭运行。县财政局对财政涉农整合资金建立专账,资金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管理。
(二)项目和资金管理
1、项目公示制。涉农资金整合项目经县委、县政府审查通过后,要在本级政府门户网站上进行公开,并确保公告公示信息保持长期公开状态;同时,要在项目点设立项目公示牌。项目公示的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地点、建设规模、资金来源、预期效益等。
2、工程招标制。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中涉及水、电、路、通讯等要求等级高、技术性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流域治理或生态治理项目中的骨干工程等,要按项目招标管理办法进行招标。
3、集中采购制。涉农整合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金额较大的物资材料等采购,严格按照政府集中采购办法组织实施。
4、项目合同制。财政涉农资金整合项目实行合同管理,对计划开工的项目,实施单位应按项目主管部门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并报送项目主管部门审核批准。主管部门与项目实施单位双方要及时签订项目建设合同书,并报县委、县政府审核、备案。
5、工程监理制。项目前期工作准备就绪后,项目主管部门要及时向实施单位下达开工通知书。工程开工后,主管部门应派监管员驻地施工。监管员要严把工程质量关,施工单位不得擅自变更施工地点、工程标准或工程质量。工程竣工后,项目实施单位要首先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自验,自验符合设计要求的,编制自验决算报告书报项目主管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在接到实施单位的验收申请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项目进行初验。对不合格工程除不能组织报账外,由项目主管部门责令实施单位重新返工,限期整改。一般项目的质量复验期为一年,特殊项目可适当延长,复验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参加,着重检查工程质量、运行状况以及项目实施单位对不合格工程的返工整改情况。验收结束后均要出具有关人员签字后的验收报告。
6、资金报账制。项目完工后,各项目实施单位要将有关负责人签章后的原始单据进行整理、归类、汇总后,填写财政涉农资金拨款单和支出明细表,报项目主管部门审核。经项目主管部门审核,到财政报账专柜办理报账手续。
7、绩效考评制。为规范财政涉农整合资金支出管理,切实加强项目跟踪问效和后续管理工作,县委、县政府要运用定量考评和定性考评相结合的办法,对所有整合资金项目,按照项目完成数量、项目完成质量、项目实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性考核与评估,建立绩效考评制度。
十、工作要求
(一) 加强领导,高度重视。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要把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履行职责,加强成员间的协作配合,共同做好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
(二)强化管理,提高效益。财政局要会同相关部门按照资金分配规范、使用范围明晰、管理监督严格、职责效能统一的要求,对现行涉农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制度进行清理、修订和完善,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办法、资金与项目管理制度要相互衔接,避免互相矛盾和交叉重叠,为涉农资金整合提供制度支撑。要加强对整合后涉农项目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三)加强检查,严肃纪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了解和全面掌握整合涉农资金动态、信息,要会同涉农资金整合单位加大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统一检查、统一验收,及时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财政涉农资金安全。各成员单位要严格按照项目规划实施,确保专款专用,接受审计、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不得借资金整合之名借用、挪用或转移涉农项目资金。对在资金整合管理中挤占、挪用或不按规定使用项目资金,擅自调整、变更项目实施地点、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实施进度严重滞后者,将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对违纪违法的,严肃问责,依法追究责任。
(四)广泛宣传,总结经验。各成员单位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探索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新模式,及时对整合工作进行总结,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报整合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对整合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认真总结。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附件:1、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2018年统筹整合资金来源及支出表
2、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2018年贫困县脱贫攻坚整合资金项目投资计划明细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