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情况
(一)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提升社会救助水平。抓好“民政政策进万家 党的恩情记心头”宣讲活动,业务骨干深入8个乡镇和部分村(居)开展政策宣讲9场次,全面落实各种救助政策,依规新纳城乡低保困难群众90户182人、清退105户407人,聚焦“老、妇、幼、残、困”等弱势群众,助力巩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常态化做好与医保、卫健、乡村振兴信息核对、信息共享,切实兜紧兜牢兜住民生底线,增强主动发现、主动服务意识,按季度开展保障群众核查工作有效落实,有进有出的良性机制初步形成。截至目前,兑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649.85万元;特困分散供养金19.38万元;临时救助50人,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7.98万元;2024年召开社会救助联席专题会议,研究救助重大家庭变故救助1户,解决资金10万元;2024年,接收爱心企业捐赠资金90万元,投入慈善资金43.36万元,用于支持纳木措景区提升改造前期费用,2名患病儿童赴北京治疗,投入慈善资金2万元;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向上级业务部门协调争取物资慰问民政兜底群众689户;认真贯彻落实“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部署,在县政府协调支持下,向市国资委争取棉被、毛毯、折叠床等防寒物质330套发放给困难群众。(二)加强服务机构管理,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在全区星级评定中获评三星级,日间照料中心提供老幼助餐、助洁、精神关爱等照料服务3120人次;在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情满中秋,爱暖特困”“传承精神守初心,情暖重阳感党恩”“巡视探访百岁老人”等主题活动;兑现残疾人“两项补贴”206.48万元;老年人“两项补贴”资金9.21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补贴11.81万元;两家社工站聚焦“老、妇、幼、残、困”特殊群体,链接各类社会资源,开展小组服务350场次、个案服务150次,各类受益困难群众9450余人次。(三)提效能优服务,基本社会事务有序推进。婚姻登记服务有爱,办理结婚登记404对,办理离婚正式登记80对,补办结婚证(含换证)62对,持续开展婚姻登记历史数据补录补登工作;社会事务方面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开展殡葬改革宣传,与邻县(市、区)及乡镇、村协同完成勘界联检并做好档案信息管理;依据城市发展对地名指示牌进行全面排查、按国标设置更新且建立定期巡查维护机制;扎实稳妥落实十届市委常委会77次会议精神,认真完成撤乡纳木湖乡设立纳木湖镇本级相关工作;圆满完成与堆龙德庆勘界年检工作;依法审核审批成立2家社会组织。(四)聚焦“三个特别关注”,倍加关注残疾人群体。制定印发《当雄县扶持残疾人创业贴息贷款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率先推行残疾人创业就业贷款贴息扶持政策;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26户,投入资金9.1万元;精心筹备,组织我县残疾人代表队参加第二届拉萨市残疾人运动会,荣获个人一等奖5个、三等奖4个、团体三等奖的好成绩;举办残疾人农村使用技术培训班,共20人参加培训,投入资金3万元;联合拉萨市残联、协助内地公益团队对肢体残疾人员进行骨病筛查27人,符合手术人员7人,脊柱侧弯筛查97人,符合14人确定前往内地手术;帮助残疾人白内障患者25人实施白内障术前筛查,脊柱侧弯患者10人赴北京治疗;制定印发《当雄县深化拓展“一问二讲三帮四送”困难残疾人结对帮扶办实事活动实施方案》并督促各责任单位抓好落实,体现党和政府对困难残疾人的关心关爱;向拉萨市国资委上争取发放残疾人辅助器具32套。(五)营造拥军崇军氛围,军民融合促发展。“三大节日”慰问驻县部队11家,发放慰问品共计1.38万元;2024年送喜报15人,发放慰问金1.8万元;2024年一次性经济补助发放人数15人,发放金额100万元;发放家庭优待金发放人数30人,发放金额72万元;2024年重点优抚对象12人发放抚恤金29.45万元;60岁及以上农村籍退役军人79人,发放生活补助24.05万元。挖掘宣传旺堆次仁等退役军人先进典型。在格达乡和羊八井镇打造“双拥一条街”靓丽名片,授牌181家拥军企业、商户。精心组织开展“八一”建军节座谈及系列庆祝慰问驻军部队活动,共叙军民鱼水情深。积极帮助退役军人就业,协助15名未就业退役军人参加拉萨市组织的专场应聘;圆满完成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迎检工作;统计退役军人自主就业人数及就业和培训意愿;摸排退役军人中有意愿进入村“两委”人员统计;为退役军人中未就业人员推荐岗位及参加招聘会;协调解决泵站树立在白莲度假村附近的标识牌倾倒等问题。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制发件数 |
本年废止件数 |
现行有效件数 |
||
规章 |
0 |
0 |
0 |
||
规范性文件 |
0 |
0 |
0 |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0 |
0 |
0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0 |
0 |
0 |
||
行政强制 |
0 |
0 |
0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0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企业 |
科研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处理 |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其他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七)总计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老一小”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滞后
改进方法:一是加强“一老一小”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一老一小”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幸福院的建设,为满足老年人不愿意离家、不愿意离开社区的养老服务需求,引进社会力量投入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指导,建设多功能、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集中为老年人提供短期托养、配餐助餐、文化娱乐、康复护理等综合服务。并重点为空巢、独居、失能、失智以及特殊需要的空巢、独居、失能、失智提供照精服务。二是培育“一老一小”服务人才,大力培养专业人才,重点培养社会工作者和本土人才。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